索达吉堪布:说说几种错误的学佛观念
1、不要等老了才学佛
其实,学佛法的紧迫性,不亚于我们对生存的追求。有人说:“现在我要成家立业,有所作为,等我老了才去学佛。”但到了那个时候,你的精力、因缘或许已经消失了,正所谓“勿待老来方学道,孤坟多是少年人”。等你白发苍苍、满面皱纹才去学道,人已经糊里糊涂,理解也跟不上了。
如果没有因缘另当别论,但是说来也怪,在这样的时代里,好多高等学校的学生、老师却很有因缘。
前段时间,我们喇荣佛学院开了个“大学生夏令营”,你们这里的大学生也有参加的。当时我就感到,好多同学对佛教不仅是简单的感兴趣,而是水平相当不错;而且,在他们自身上出现过许多科学无法解释的现象,有些能回忆前世,有些在梦里或白天直接感受到佛菩萨的加持,有些人遭遇不顺,一祈祷就有明显的感应……
当然,作为知识分子,光是凭感觉或者有个形象还不够,应该寻求理论上的解释,以此坚定自己的信仰。所以,有了因缘就要抓住。
2、信佛就直说
在信仰方面,香港这边很开放,“我是基督徒”、“我是佛教徒”……领导也好,老师学生也好,信什么就坦率地说出来,这样很好。否则,明明学佛,却矢口否认“我不学佛、不学佛”,这没有必要。
我很羡慕的一点是,在这里,一个有信仰的人,人们都会认可他,认为他是好人,很可靠,因为他至少承认“善有善报、恶有恶报”。也因为他有信仰,大家都比较信赖他,让他当会计、做部门负责人。
但有些地方恰恰相反,如果你学佛,人人都会蔑视你,上上下下把你当“怪物”一样看;而学佛的人,自己也胆战心惊,慢慢地,也觉得自己挺怪的。
我认为直率一点好,尤其是佛教徒,信佛就说自己信佛。但我遇到一个领导,明明已经皈依很长时间了,家里有佛堂,也一直在念佛,但我问他:“你是不是佛教徒?”“不不不,我不是!我只是研究佛教,喜欢看看,但我不信,我们不信仰这个……”其实这大可不必。
当然,一个人不论信什么,都是很难改变的,因为这是内心的东西。你信马列主义,信基督教、信天主教、信儒教……信哪一个都合理,因为任何宗教的存在都有道理,即使是非佛教徒,我们也十分尊重。这就是因缘,佛陀为什么说“诸法因缘生,诸法因缘灭”,就是这个道理。
不过我想提醒大家一点,那些更深层的智慧与慈悲理念,的确是人类思想中的精华。为什么是精华呢?我不需要以佛教徒的名义劝你,只要你擦亮慧眼,看看在世界漫长的历史转变中,佛教都经历了什么样的考验,也就心中有数了。因此,希望大家能选择一种智慧的宗教,获得智慧的教育。
3、学佛不要形象化
其实,佛教最重视的就是智慧,然而遗憾的是,多数学佛的人一直停留在形象上。香港这边也是一样,许多人学佛往往是为了保平安。你去朝圣礼佛,能不能保平安呢?当然能,但这不是根本。
佛教最根本的,应该是进行佛法的教育。尤其是知识分子,当你学习佛法的时候,一定要学习它的精髓,这样便可以得到真实的见解。有了稳固的见解,你的信仰也就牢不可摧了。
这些见解,在智慧方面,用世间最尖端的学问,比如量子力学等微细智慧去观察时,也破不了;在慈悲方面,用人们最推崇的博爱思想来推敲时,也一样经得起观察,甚至更胜一筹。
因此,学佛就应该深入经藏,认真地学。如果只有一个形象,办个皈依证,参加个仪式,找找感觉,说说、笑笑、唱唱歌,这也可以,是佛教的一部分。但是,如果你想学到佛教的精髓,最好翻开传统的经典和论典,从中领略深层的佛法奥义。即使没有善知识或善道友引导,在一些基本理论方面,我经常推荐大家去学习《入行论》、《菩提道次第论》、《大圆满前行》等论典,学了以后再实修,就一定能获得真实利益。
如果不学而修,就不明智,因为修是很困难的。藏地著名的萨迦班智达曾说:没有如理闻思的修行,多数是旁生之因。因此,为了修行成功,一定要先明理,参禅修密都是一样的。比如坐禅,你为什么要坐禅?如果想让心静下来,怎么才能静下来?静下来又有什么用……其实这些都有理论。理论上明白了以后,再坐禅就非常稳妥。
那坐禅有什么利益呢?不说深层的解脱利益,就算是科学可以验证的层面,也是相当可观的。美国纽约有一位科学家叫卓然•约西波维奇,他用一台重达5吨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仪,对坐禅者的身体及心智进行测试。在测试过20多人以后,他发现:禅修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健全,完全有能力对抗抑郁症、老年痴呆等病症,心态愉悦舒适……可见,单就今世暂时的利益而言,坐禅也是裨益良多。不过,这种修行一定要有理论基础,否则就修不成功。
而从另一方面来看,如果只是学一学、研究研究,也体验不到佛教的深义。就像《楞严经》里说的:虽然听闻了很多佛法,但若不修行,其实与不听闻是一样的,就如同光是嘴上说食物,不吃终究不会饱。
很多知识分子只会夸夸其谈,说得倒是很漂亮,但从来没有修过,甚至都没有思维过。你不思维的话,即使是最简单的“人身难得”、“寿命无常”,即使是你讲了一辈子佛法,也不一定会有太大感受。因此,一定要实实在在地研究,真真实实地修行!
——选自《打开心扉的密钥》